勘察设计行业并购或呈六大趋势

发布时间:2014-06-19      新闻来源:建筑观察

   

 未来随着勘察设计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勘察设计行业的重组整合活动将越来越多。随着行业整合程度的日益加剧,将会有更多的业内企业运用并购杠杆来寻求规模的迅速扩张,未来或将呈现出以下六个趋势。

央属设计科研院所合并到相关实体企业

国资委要求国有资本向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进央企重组的主要方式包括:央企之间强强联合;一般央企并入优势大型央企;设计科研院所并入相关央企等。国资委最近几年一直在将设计科研院所合并到相关实体企业中,以求在业务经营上产生协同效益。可以预见,未来在国资委主导下的央属设计科研院所的合并重组仍将发生,合并步伐会进一步加快。  设计企业为实现规模效应进行横向并购扩张  

设计企业的横向并购可以形成规模经济,产生技术和管理上的协同效应,实现规模效益递增。同时,横向并购能改变设计行业竞争状况,提高行业集中度,扩大并购企业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近年来,设计企业之间的横向并购时有发生,如厦门合道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厦门市建筑设计院)收购南昌市建筑设计院、福建省工程咨询建筑设计公司等,形成工程设计集团公司。可以预见,大院收购小院、强院收购弱院或设计院之间的强强联合,在未来仍是设计院并购整合的主要模式之一。  

设计院并购上下游企业或反向并购  

勘察设计企业或工程建设企业围绕产业价值链延伸所做的外部资源整合,其实就是通过各种合作方式与上下游企业加强协作,提升产业链整体价值的过程。因此工程建设产业链内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并购活动屡见不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勘察设计行业并购的主要方式。  

值得关注的是,在工程建设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并购中,设计企业被上下游企业整合的案例很多,而主动整合上下游企业的案例则很少。在被整合之后,设计企业虽然获得了资金、市场和业务,但同时也丧失了自身发展的独立性。当然,目前也出现了一些由设计院改制而来的大型工程公司,如中冶京诚、中冶赛迪等,已经成为整合上下游企业的主体。可以预见,由设计院转型为工程公司,再通过投资、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为规模化、多元化的综合型工程企业集团,这种情况在国内勘察设计行业会越来越多。  

外资企业通过收购国内设计企业进入国内市场  

勘察设计行业在2007年结束了WTO保护期,开始全面向外资开放,众多国际知名设计企业对中国市场觊觎已久,但要想获得住建部的设计资质并非易事,并购成为外资企业进入国内市场的主要方式之一,此举既可以直接获得国内设计资质,又可以获得国内设计市场和人才。对于国内设计企业而言,与外资公司合资或合作,也未必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合资后的新公司具备更多的工程设计资质,增加了可承担工程设计业务和技术服务业务的范围,同时,还可引进外资企业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  

大型设计企业通过跨领域收购助力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业内不少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勘察设计企业积极通过收购自身传统主业范围之外的其他领域或细分行业的设计企业,来实现业务领域的多元化发展。这类勘察设计企业往往在传统业务领域内占有非常稳固的市场地位或市场份额,或者传统的主业由于政策、市场空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甚至是萎缩的困境,出于长远发展的考虑,需要拓宽业务领域以分摊风险。而通过内涵式发展方式逐步培育其他领域业务的资源能力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周期,还未必能成功,因此,并购便成为大型勘察设计企业进入其他领域的重要方式,能够在短期内迅速获得某类企业的资源能力和市场。  

以联盟制、连锁制等多种经营模式实现整合扩张  

国内中小设计企业的生存现状相对困难,往往不得不走上被施工企业或大型设计企业兼并的道路。其实,中小型设计院的竞争优势在于差异化、低成本和灵活的经营机制,因此,国内部分中小设计企业在组织模式和经营模式上有所创新,主动寻求以联盟制、连锁制等形式与同行业设计企业进行整合,在竞争愈加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抱团取暖,甚至实现扩张。例如国际著名设计公司"五角设计"就是一家依靠联盟制成功的设计企业。联盟由若干独立公司组成,统一在一个品牌之下,实现统一品牌、统一形象和统一价格体系。联盟内的企业成员分摊品牌建设成本,个体规模一般都不大,但联盟后却形成一个跨地域的大企业。(文章转自建筑观察)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98  销售电话: 客服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