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万罚单“砸醒”眼镜行业:青岛眼镜店要反抗“厂家定价行业潜规则”

发布时间:2014-06-30      新闻来源:青岛早报

   

调查:
  30位近视市民隐形眼镜月均消费200元
  昨日,早报记者对30位长期使用隐形近视眼镜的青岛市民做了一项小调查。调查显示,仅隐形眼镜一项,这30位白领的月均消费就达到200元以上。
  “之前我一直使用一款洋品牌日抛型透明隐形眼镜,5片装的价格在70元左右,每月基本上需要在隐形眼镜上花费400元左右。后来这家品牌推出日夜型隐形眼镜,一副可连续佩戴一个月,我在隐形眼镜上的花费才降至每月250元左右。”在香港中路工作的白领马晓丽告诉记者。
  多数参与调查的市民告诉记者,对于隐形眼镜,即便省吃俭用也必须要买贵一点的,所以虽然价格不菲但仍有人买单。“毕竟是用在眼睛上的东西,宁愿贵点也要选个靠谱的品牌。”在中山路工作的市民白杨说。
  不过,当得知7家企业价格垄断被罚的消息时,这些消费者大都表示了愤慨。“原来消费者的朴实想法被利用了,他们故意抬高价格赚大钱。”白杨说,他以前很看好法国依视路这个牌子,现在很厌恶。
  青岛眼镜店要反抗“厂家定价行业潜规则”
  1900万元罚单开出后,市场一片哗然。被罚厂家也开始悄然降价:记者在豪雅官方网站看到,豪雅开始对客户发放2014年度的参考零售价格表,对入门级产品参考零售价进行10%以上幅度的下调。此外,依视路部分产品降价幅度为15%~30%;博士伦部分产品降价10%~15%;尼康、蔡司降价幅度在10%~20%,有的甚至在50%以上。
  价格虽然降了,但消费者和下游眼镜店经营者的怒气却没有消失,行业的“厂家定价潜规则”被揭露了出来。
  “1900万元罚少了,比起他们在中国消费者身上挣的钱,罚19亿元他们也得拿!”从事眼镜行业十多年的青岛商人高总愤然地说,眼镜行业背负暴利骂名,下游眼镜店利润被严重压缩,这些恶性循环都是起源于此。
  在对经销商进行采访时,不止一位青岛经销商告诉记者,上述7家在内的知名品牌的商品售价、活动方式和力度均以厂商发布的统一通知为准,经销商如果擅自进行更改或不遵守,将面临来自厂商的警告甚至具体的惩罚,“最严重的就是取消经销商资格“。
  “我们想走平价模式,想做眼镜直通车,但只要把价格做低了销售,马上厂家就来制止了。“经营者徐经理说,尤其是外资品牌厂家,几乎都存在最低价格限制,零售店一旦不按照供应商的价格执行,对方就会断货。
  徐经理透露,目前大致的情况是利润控制在销售价格的50%左右。如售价是500元,利润要控制在250元,如果以只赚240元或者是200元的标准来销售,就算“违规”。“我们有一次新店促销,只加价30元销售,结果直接被断货。在外资厂家眼里,不帮着他们维持高价形象就是格杀勿论!“
  记者采访中,少数青岛眼镜销售商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开创新模式抵制价格垄断。“眼镜越贵,市场需求越得不到释放。一定要走出行业的恶性循环,开创一个全产业链变革的新模式,把高性价比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还低价于民。“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说,传统眼镜店模式、眼镜直通车模式已经没有更大空间,要变革就要推更新的模式。


 

打印】    【关闭
分享到: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
技术电话:0755-86153998  销售电话: 客服信箱: